欢迎来到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资讯详情内容

构建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研学旅行课程

来源:四川教育杂志    发表时间:2021-04-15    浏览次数:60474

为更好地贯彻教育部相关文件精神,开齐开足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自贡市汇东实验学校围绕“汇行培责”系列课程,在社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文化特色,开发了校本课程《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研学旅行》,助力学生实践、创新、合作能力提升,拓展学生视野,总结出一套研学旅行校本课程开发与实施策略。
“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研学旅行课程”结合自贡文化,从参研学校实际出发,围绕研学旅行的目标,筛选富有自贡特色的文化元素,融入研学旅行的序列活动中,形成富有特色、成体例的校本课程,并有计划地实施,多维度评价,解决研学旅行中普遍存在的“只游不学、只学不游”的问题。
学校从研学旅行课程目标制订、课程开发、课程实施、课程评价、课程保障五个方面科学设计,每个方面做到三个结合,形成研学旅行课程开发与实施的“五个三”策略。
课程目标“三结合”
一是研学旅行与践行核心价值观相结合。
研学旅行课程精选丰富的育人素材,学生通过亲身感受与实践,实现了课内外知识的有机结合,自我生活能力、认知能力得到锻炼和提高,思维方式得到拓展,主体性得到充分体现,形成自信、乐观、宽容、坚韧等品质,激发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二是研学旅行与家乡文化传承相结合。
在研学旅行中,学生通过“蓝色课程·乡景”“红色课程·乡史”“黄色课程·乡愁”的学习,对当地风光、人物、历史、饮食、风俗等文化会有一定的了解,培养他们对家乡的自豪感,激发他们热爱家乡文化、传承家乡文化的热情。外来研学旅行的学生通过研学旅行课程的熏陶,也会把自贡文化传播四方,促进地方文化的交流。
三是研学旅行与城市品牌打造相结合。
自贡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是盐之都、龙之乡、灯之城、食之府。让学生在研学中通过参观、访问、探寻,了解城市发展,热爱自贡、宣传自贡,实现研学旅行与打造城市品牌的结合。
  课程开发重“三优”
  一是优化目标。
  根据“三结合”目标,在课程开发过程中,关注价值观目标、认知目标、人文目标、实践目标;针对不同年段的学生认知特点,制订不同年段研学的目标,使研学目标有针对性、层次性。
  二是优选基地。
  学校重视研学基地遴选,根据不同年段的学生特点,一次一个基地,或一次多个基地,以期更适合学生,让学生能“行”、能“研”、能“学”、能“思”。其次,在研学课程开发中,关注课程的趣味性,让学生乐于参与。如恐龙馆之研学,把了解恐龙、分析恐龙、研究地质、为恐龙画像、做恐龙模型等结合起来,把历史、地理、美术、生物等学科知识与研学旅行融合,让不同程度的学生乐于参与,游有所获,游有所乐。
  三是优化设计。
  课程设计过程中,重视课程的系统性与自主性,设计课程以“自贡精神、自贡人文、自贡景观、自贡名片”为核心,以“蓝色课程·乡景”呈现家乡美景与科技;以“红色课程·乡史”突显自贡精神;以“黄色课程·乡愁”突出自贡特色与城市品牌。
  三个序列,螺旋上升,形成层次,以满足学生认知特点。在课程体系下,广泛发动教师、学生、家长,编写可操作的校本教材《融入地方文化元素的研学课程指南》,指导研学全程。
  课程实施围绕“三学”
  一是问学。
  研学前,要求学生针对研学基地,主动了解,产生问题,带问研学。通过向父母、同学、朋友请教,了解研学基地,解决可以解决的问题,生成最大“疑惑点”,带着问题开启研学。
  二是游学。
  游中学,行中思。通过实地查访、实践操作,与同伴合作、与自然对话、与名家交流,解决研学前疑惑,激发进一步探寻、研究兴趣,让学生游有所学,学有所获,游后有思。
  三是展学。
  每次研学,要求班级、年级组及时展示研学旅行成果,在交流中相互学习,分享成果。研学前,每个年级确定一个研学主题,成立班级研学小组,进行活动前培训。研学中注意分工协作,收集相应资料。研学后汇总研学成果,进行展览交流。研学成果可以是研学心得、研学案例、影音作品、绘本故事、研究报告等。
  课程评价遵循“三项多维”
  在对学生研学旅行评价中,把过程性评价、发展性评价和激励性评价相结合,家长、同伴、社会、教师共同参与,实现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内容多维度,制订“三项多维”评价方案。
  “三项评价”,即评纪律、评文明、评收获;“多维评价”,即自我评价、教师评价、生生互评、基地评价、家长评价。通过全方位评价,促进学生相互学习,认识自我,反思行为,改进方法,明确目标。教师将各项评价情况汇总,对学生本次研学旅行做出等级评价,纳入学生期末综合评价。
  课程保障依托“三力共振”
  (一)依托校本培训之力,转变观念,形成共识
  通过培训让老师充分认识研学旅行的重要性,转变“只学不旅”的观念,时时处处关注“学用结合”,把实践学习与文化学习结合起来,把学校教育与生活教育、社会教育、校外教育结合起来,并落实到自己的日常教学实践中。
  专业化的培训还指导教师在研学旅行前协调好各方面工作。在研学旅行中全面而及时了解学生行为、心理变化,做好学生的心理辅导。在活动结束后及时总结、反思、交流、分享,以提高研学旅行实效。
  (二)依托行政推进之力,组建团队,务实开展
  一是成立领导小组,学校校长为组长,相关分管校长、中层干部及校外兼职辅导员为成员。领导小组负责拟定活动方案、安全预案、参观地点衔接、交通部门衔接、活动组织、活动考评等工作,使研学旅行走向专业化、科学化。
  二是成立工作组,由年级组长、班主任、协助教师、安保及医务人员等构成。工作组负责本次研学旅行实施工作,策划研学旅行活动线路,为研学旅行活动提供安全保障。
  (三)依托社会协作之力,共同构建,保障安全
  全面推进研学旅行仅靠学校是不够的,需要相关部门协作,需要社会机构参与,也需要民间助力、家长支持。学校聘请有专业特长的志愿者、家长担任指导教师,协助活动的开展,形成政府部门与学校之间、学校与社会机构之间、学校与家长之间多方合作关系,共同构建研学旅行服务体系,共同实施课程计划。
  同时,为保护学校教师组织研学旅行的积极性,学校大力推行旅游责任保险,制订学校、教师尽职免责条款,将学校和教师从安全事故的无限责任中解放出来,减轻他们的顾虑,从而心情愉快地完成研学任务。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1553852010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推荐研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