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网络综合整理 发表时间:2024-10-24 浏览次数:3076
问:如何更好发挥美育实践场馆的育人功能?
答:《洛阳市“十四五”教育事业发展规划》提出,强化美育育人功能,开齐开足上好美育课,完善“艺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艺术审美体验+艺术专项特长”的教学模式。把中小学生学习音乐、美术、书法等艺术类课程以及参与学校组织的艺术实践活动情况纳入学业要求。强化学校美育育人功能,整合美育资源、促进学科融合,优化完善评价机制,形成全覆盖、多样化、高质量的现代化学校美育体系。
但大多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馆、剧院、非遗传习场所等实践场馆,由于缺乏“学校、家庭、基地”联动机制,一些优质的美育实践资源没有很好利用,场馆的实践育人功能发挥不足。那么,如何更好发挥美育实践场馆的教育功能,为学校提供更多优势丰富的美育实践资源呢?下面,洛阳市中小学生研学旅行研究院以洛阳美术馆、文化馆为研究对象,探究发挥展馆系统教育功能的路径和措施。
【联动机制】在市教育、文旅和文联等有关部门支持下,由洛阳美术馆牵头,联合文化馆、图书馆、艺术院校、民办美术馆等展览场馆、研学研究院及相关服务机构,成立洛阳美术展馆与实践教育共同体(简称“联盟”),建立联盟艺术展赛联动机制,将展览活动协同开发为学校艺术审美体验课程和基础技能实践课程等。
【协同平台】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河洛美育”频道(简称“河洛美育”),是“学校、家庭、社会”三方协同推进美育课程实施的信息化平台,通过整合优化校外美育实践资源,为学校、家庭协同开展美育教学、社会实践、艺术审美体验等提供综合服务。河洛美育将为联盟搭建专属小程序,发布联盟展赛活动、美育实践等相关课程产品,提供中小学校和家庭在线预约和课程实施服务。
【课程开发】研学研究院美术实践课题组是由一批学校美术教师组成,将作为联盟美育课程开发团队之一,联合展览作品作者开发艺术审美体验课程,联合美术馆社教团队开设基础技能实践课程等。
如文化馆一楼综合展厅展出的“浩瀚史海 还看洛阳——侯震主题绘画作品展”,课题组可协助侯震老师将每一幅作品的历史背景及创作思路进行梳理,根据学校美术教材设定教学目标,植入其他美学体验课程素材,制作为专题性艺术审美及实践课程。
【服务定价】课程开发、教具教材和课程实施均将产生成本,在遵循研学实践相关原则的同时,将结合课程及其实施成本确定合理的服务定价,并通过河洛美育平台发布。展览机构或其委托服务机构负责美育实践教学组织与实施,获取实践教学服务收益;承办机构受托承担学校美育实践活动的组织与实施,获取活动组织服务收益。
【活动组织】学校结合美育教学需要,依托河洛美育在线选择课程、预约自行开展或委托相关机构开展美育实践活动,上传美育实践活动信息;学校也可将美育实践课程信息推送给家长,由家长在线预约课程,陪同学生参观展览、参加个性化实践学习,上传并记录学生参加活动精彩瞬间。
活动组织与实施参照相关规范实施。无论是学校自行组织、委托相关机构开展,或由家长按照学校推荐参加的各类美育实践活动,学校均可依托河洛美育开展增值性、过程性、体验性、表现性及应用性评价,完成美育实践全流程信息管理等。
【校社联动】河洛美育支持并配合联盟相关机构,依托美育实践资源和艺术家、非遗传承人、策展机构等,与学校联合策划开展校园文化节、艺术周、艺术进校园活动等,助力学校美育教育教学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