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洛阳市研学旅行公共服务平台
位置:首页研学资讯详情内容

洛阳市研学旅行最新动态:“瑞鼠吐宝——庚子新春鼠生肖文物联展”将在洛阳民俗博物馆开幕

来源:洛阳市文物局    发表时间:2020-01-10    浏览次数:238631

子鼠开天,鼠兆丰年。作为十二生肖之首,聪明伶俐的小老鼠被人们视为富裕和智慧的象征。

1月9日,记者从洛阳民俗博物馆获悉,鼠年新春来临之际,由中国文物报社联合30多家文博机构举办的“瑞鼠吐宝——庚子新春鼠生肖文物联展”走进洛阳民俗博物馆,数百件以鼠为题材的文物、艺术品和珍贵标本,为游客送上新春的祝福。

该展览分为“生肖故事”“鼠的世界”“天开于子”“鼠年话鼠”四个单元,重点展现生肖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自然界中鼠的百态、民间百姓有关鼠的故事及文物中鼠的身姿。展览将于1月20日开展,持续至今年年底,记者为您提前打探。

1 民间工艺中的“鼠”

■八片红绿贴花小云肩,这件民国绣品小云肩为洛阳民俗博物馆收藏。民间艺人使用剪贴绣法使绣品极富立体感,牡丹、芙蓉、寿桃、佛手等栩栩如生。定睛一看,一只可爱的小鼠正在偷吃葡萄呢。

■蓝缎底紫边绣蝴蝶老鼠童帽,该男童帽为洛阳民俗博物馆收藏,长22.5厘米,高16厘米,为清代晚期绣品。缎面蓝底,正面三格以紫绒锁边,格内用平针中间绣螽(zhōng)斯白菜,两边绣老鼠葡萄。螽斯象征多子多孙,白菜寓意遇百财,老鼠为子神,以此祈求后代子孙兴旺。

■绣老鼠葡萄黑绸耳暖,该文物为晚清绣品,洛阳民俗博物馆收藏。黑色布面,用五彩丝线以平针绣绣出鼠和葡萄,小巧玲珑,非常可爱。

2 丝绸之路上的“鼠”

在古丝绸之路的西域地区,有着与中原不同的鼠神信仰。《大唐西域记》记载,古于阗国(今新疆和田)崇拜鼠神。匈奴数十万大军围攻于阗,在老鼠居住的鼠壤坟旁屯军驻扎。老鼠帮助于阗军队咬断了匈奴人的马鞍、军服、弓弦、甲链和系带等,最终于阗军队大破匈奴。于阗国国王感激神鼠大恩,专门建造神祠来祭祀鼠神,以求福佑。

■鼠神图,此次展览展出的一幅鼠神图为唐代版画,现藏于大英博物馆。

3 民间传说中的“鼠”

人们在打鼠的同时,也对鼠机敏的形象、灵巧的体态、顽强的生命力,表示认可甚至是嘉许,甚至将其奉为鼠神、子神、仓神。唐代文学家柳宗元曾说:“鼠,子神也,因爱鼠。”

相传正月初三是老鼠娶亲、嫁女的日子,这一天,人们要早早上床睡觉,不要打扰老鼠成亲。

在闽南地区,每年正月十五为填仓节,祭祀谷神,祈祷老鼠外出嫁女,以免谷物受损。因为老鼠繁殖能力强,老鼠嫁女也有着祈祷传宗接代的寓意。

■越南东湖民间“老鼠嫁女”画,该画为广西民族博物馆藏品,画面上的老鼠各有分工,“新郎”骑着高头大马,送礼的、抬轿的、作乐的、迎婚的,十分乖巧可爱。

4 玉器中的“鼠”

作为十二生肖之首,从壁画到陶俑,从年画到剪纸,从瓷器到玉器,在古代文物和艺术品中以老鼠为题材的作品不胜枚举,这反映了早期人类的动物崇拜意识,体现了中国人与动物的亲善关系。此次展览的图片中有不少玉器出现了可爱的小老鼠形象。

■双鼠玉饰件,该文物为商代文物,天津博物馆藏。

■凸雕四鼠纹环形玉饰,该挂件为明代文物,长沙博物馆藏。

■鼠钮卷云纹鸡心玉佩,该玉佩为明代文物,长沙博物馆藏。

[声明]本网部分文章和图片转载自网络,转载的初衷和目的是为了更多研学人学习进步,共同推动研学旅行高质量发展。所属内容只代表原作者个人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和价值判断,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果未署名,系检索无法确定原作者,原作者可以随时联系我们予以署名更正,或做删除处理。谢谢! 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联系电话:15538520101),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谢谢您的配合和给予我们的理解支持。
推荐研学
相关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