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后查看
适用学段小学初中
课程时长60分钟
课程类别传统文化
相关基地广发青铜技艺博物馆
课前准备:学生们调查相关课程资料,通过问题探讨、调查、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以下问题。
1、了解编钟的历史文化。
2、了解编钟的文化内涵是什么。
一、课程背景
编钟作为中国古代礼乐文化的核心载体,不仅是青铜铸造技艺的巅峰之作,更承载着先秦时期“礼辨异,乐和同”的社会秩序与精神内核。在当代文化传承与素质教育融合的背景下,通过沉浸式研学让学生触摸编钟历史、感知礼乐精神,既能填补课本中传统文化实践的空白,也能帮助学生建立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度认同,培养其文化自信与审美素养。
二、课程目标
(一)知识目标
1. 了解编钟的起源、发展脉络及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功能定位。
2. 掌握编钟的基本构造,发声原理。
3. 明晰编钟与礼乐制度的关联,理解“乐从属于礼”的社会逻辑,以及礼乐文化对古代政治、社会生活的影响。
(二)能力目标
1. 通过观察实物、拆解模型,提升动手实践与空间认知能力,能初步辨别编钟的形制差异与音高对应关系。
2. 参与编钟演奏体验与礼乐场景模拟,锻炼团队协作与艺术表现力,学会用简单的编钟乐谱完成基础演奏。
3. 结合史料与实物分析,培养历史思辨能力,能对“礼乐文化的当代价值”提出自己的见解。
(三)情感目标
1. 感受编钟所蕴含的古人智慧与艺术审美,激发对中国古代科技、艺术的敬畏与热爱。
2. 体会礼乐文化中“和谐、有序、尊重”的精神内涵,树立文化传承意识与民族自豪感。
3. 培养严谨的治学态度与对传统文化的共情力,主动关注传统文化在现代社会的创新转化。
三、课程基本情况
研学主题:学习礼乐文化和编钟演奏
研学主体:小学、初中
研学课时:1小时
研学地点:广发青铜技艺博物馆
四、课程内容
1. 礼乐启蒙:初识编钟与礼乐。
2. 实物探秘:走进编钟的“前世今生”。
3. 礼乐体验:体验编钟演奏,敲响千年钟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