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后查看
适用学段小学
课程时长40分钟
课程类别劳动实践
相关基地新农人彩虹农场
课前准备:活动前利用课余时间调查相关课程资料,通过问题探讨、查阅资料等形式做好知识储备。
1、鸡蛋中的主要营养成分有哪些?
2、母鸡的产蛋周期是多长时间?
一、课程基本信息
研学主题:捡土鸡蛋
研学主体:小学
研学课时:40分钟
研学地点:新农人彩虹农场
二、课程目标
1. 知识目标:让学生了解母鸡产蛋的基本习性,掌握生鸡蛋的外形特征及简单辨别方法,初步认知鸡蛋的营养价值。
2. 能力目标:通过亲手捡鸡蛋,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与观察力;在小组互动中培养沟通协作能力;通过鸡蛋相关小实验,激发科学探索兴趣。
3. 情感目标:让学生感受农场劳动的乐趣,体会食物的来之不易,培养爱护小动物、珍惜劳动成果的良好品质,增强亲近自然的意识。
三、课程内容
(一)农场小课堂
1. 趣味互动:主课老师以“鸡妈妈的秘密”为主题,用小鸡玩偶模拟母鸡生活场景,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自由发言,激发参与兴趣。
2. 知识讲解:结合鸡蛋模型,讲解母鸡产蛋的基本常识,展示不同颜色纹理的鸡蛋,说明蛋壳颜色与鸡的品种相关;通过“转鸡蛋”小演示,教学生辨别生熟鸡蛋。
3. 任务布置:发放“农场小侦探”任务卡,明确寻蛋规则,强调安全注意事项。
(二)鸡蛋寻宝行动
1. 分组进舍:将学生分为5-6人小组,每组由1名助教带领,依次进入鸡舍寻蛋。。
2. 动手寻蛋:学生佩戴手套,手持竹篮,根据任务卡提示寻找鸡蛋。
3. 成果分享:所有小组寻蛋结束后,回到户外场地,学生依次展示自己的“战利品”,分享寻蛋过程中的发现,老师对积极参与、遵守规则的学生给予表扬。
(三)拓展体验:鸡蛋小实验
1. 科学探索:以小组为单位开展“鸡蛋浮起来了”实验。每组学生将生鸡蛋放入盛有清水的玻璃杯中,观察鸡蛋沉入杯底;随后逐步向水中加盐并搅拌,引导学生观察鸡蛋从杯底慢慢上浮的过程。
2. 原理讲解:老师用通俗的语言解释实验原理:“盐水的密度比清水大,浮力也更大,当浮力足够大时,就能把鸡蛋托起来啦,就像我们在死海里能浮起来一样”,让学生直观感受科学现象。
3. 创意互动:鼓励学生发挥想象,在任务卡上画出“我眼中的鸡蛋”,进一步加深对鸡蛋的认知。
(四)结课总结:收获与分享
1. 知识回顾:通过问答形式回顾课程重点,强化学生记忆。
2. 成果表彰:为每位学生颁发“农场小侦探”结课证书,表扬在寻蛋、实验环节表现突出的小组,发放小贴纸作为奖励。
3. 课后延伸:让学生将亲手捡的鸡蛋带回家,与家长一起制作“爱心鸡蛋餐”,并记录“鸡蛋美食日记”,下次返校后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