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后查看
一、线路简介
洛阳白云山地处秦岭-淮河南北地理分界线,横跨长江、黄河、淮河三大流域,是国家级自然保护区、5A级景区和世界地质公园,其独特的自然资源与教育部《中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指导纲要》要求高度契合。白云山拥有“中原山水大观之誉”,37座千米险峰构成花岗岩地貌群,原始森林覆盖率高达98.5%,孕育1991种植物与204种动物,唐代银杏等人文遗迹更赋予其自然与文化双重价值。作为年均温18℃的“避暑胜地”,这里既是地理气候的天然课堂,也是生物多样性的活态博物馆。通过登山科考、生态观察、文化探访等实践形式,学生可直观感知自然规律、地质变迁与生态保护的重要性,深化对“人与自然共生共存”的理解,为开展自然类社会实践提供理想场域。
【研学主题】 走进白云山 感受自然生态
【研学地点】 白云山
【研学时间】 三天
【年龄段】 小学 初中
二、研学目标
(一)通过原始森林探秘、动植物观察,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意义,树立生态文明理念;
(二)结合花岗岩地貌考察,分析地质运动规律,提升科学观察与实践调研能力;
(三)探访唐代银杏等人文遗迹,感悟历史与自然的交融,增强文化自信与家国情怀;
(四)开展户外生存技能训练、生态手作等活动,培养协作能力与创新思维;
(五)在山水沉浸体验中激发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促进身心和谐发展。
三、研学内容
参观白河峡谷,讲解白河水文特征,聆听白河韵律,识别河流中的岩石构成思考,白云山地理环境与气候变化环境。导师带领学生去观星台,认识星空,揭秘宇宙奥秘激发学生好奇心与想象力,引导学生探究星空变化,了解恒星,识别星座。
前往鸡角曼,通过导师讲解学习沿途中的植物种类,了解植物的叶、花、果实颜色的多样性。通过动手制作植物标本,锻炼学生审美与创新能力。前往白云峰,观察植物与了解叶子组成区别单叶与复叶不同植物叶子,提高审美能力,学习用植物叶子创意,例如叶雕,拼图、绘画等。
在森林氧吧,通过对藻类、地衣、苔藓、蕨类识别和观察,了解孢子植物的生长环境与繁衍方式,动手采集孢子植物样本观察,带回学校做进一步生长环境试配,培训对植物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