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登录后查看
一、课程背景
植物拓印的历史可追溯至新石器时代晚期,经过商周、魏晋、唐代等阶段的发展,现已成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
考古证据显示,新石器时代晚期已有利用植物汁液进行染色的实践,例如赤铁矿粉末染麻布、草木汁液制衣。商朝时期,植物拓印技术雏形显现,主要用于制作纸张和简单装饰。唐代达到技术高峰,植物拓印发展为艺术形式,广泛应用于织物、扇面等载体,并融入社会礼仪与审美体系。
方法与技术:通过物理敲击将植物汁液渗入织物,保留自然色彩与纹理,兼具环保性与艺术性。
2010年代起,植物拓染技艺陆续被列入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现代手工艺人通过创新设计实现传统技艺的活化传承。
二、研学主题:探索植物奥秘
三、研学主体:小 学
四、研学课时:2小时
五、研学地点:白云山
六、研学实践:植物拓印
七、研学内容:
1.在研学导师的引导下,认识植物的多样性,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学会辨认几种主要植物 种 类 ;
2.在研学导师的指导下,分组完成构思作品轮廓、选取植物标本、拓印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