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龙门博物馆于2003年成立,是河南省第一家非国有博物馆,国家二级博物馆,AAAAA级社会组织。
洛阳龙门博物馆位于龙门石窟世界遗产文化园区北入口处,交通便利,有多条公交线路到达,距龙门高铁站及高速口仅十几分钟的车程。建筑面积13000平方米,分为四层,具备收藏、展览、研究、保护、教育、研学、旅游服务等功能。
龙门博物馆以丝绸之路为线索,以收藏、保护、研究、展示河洛文明为主题。藏品包括了自新石器时代一直到现当代的文化艺术品;涵盖陶瓷、砖石、金铜、书画、科技等,门类全,级别高。龙门博物馆同时也留意于民间文化遗产和当代艺术的发现、保护与发扬,征集的民间艺术品如浚县泥咕咕、淮阳泥狗狗、滑县木版年画、灵宝皮影艺术等,从另一个角度展示了中华文明的多姿多彩。
龙门博物馆设立有社教部和研学部,有一支为研学旅行服务的专业队伍,有14名专门的研学讲师和20名服务人员;设有学术委员会,可以提供专业的学术支持。已经开展并取得良好成效的研学课程有七种,即金石传拓、茶道——宋代点茶美学、幽栖逸事——花道、香文化、历史的活化石——泥咕咕制作体验、版画创作、清微淡远——古琴体验,配备有研学手册。
研学空间达到5000平方米以上,研学空间10处,最大的独立研学教室能容纳150人。自开馆以来,每年接待游客、旅游及研学团队超30万人次,可满足不同层次的研学要求。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游客和研学实践,龙门博物馆配备有三部电梯、残疾人专用通道、医疗室、会议室、报告厅等。每层设卫生间,洁具干净卫生,厕位充足。有完善的消防、安防设施,有独立的消防控制室和监控室,24小时值班。馆内外安装一百多个摄像头,设有警戒线和警告标志。
为营造特有的文化氛围和创造性地开展研学服务、满足不同的研学需求,龙门博物馆始终践行文化的活态传承,成为国内众多院校、机构的实习、创作、研学基地,成立“龙门书院”“龙门古琴社”“洛阳美术院”“龙门国际版画馆”,注重在国学教育、古琴、美术、花道等方面的人才培养。